HTTP1.1相对于HTTP1.0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这些优点和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连接管理
- 长连接支持:HTTP1.0默认使用非持久连接,即每次请求都需要建立一个TCP连接,完成后立即断开。而HTTP1.1则支持持久连接(长连接),一个TCP连接可以长时间持续有效,用于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这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提高了网络利用率。
二、缓存处理
- 强制缓存:HTTP1.0中的缓存处理是可选的,而HTTP1.1则强制要求所有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必须支持缓存处理。这通过Cache-Control等头部字段来实现,提高了缓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请求和响应头部
- Host头域:HTTP1.0中没有Host头,一个IP地址对应一个站点。但随着虚拟主机技术的出现,一个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它们共享一个IP地址。因此,HTTP1.1引入了Host头域来区分不同的站点。
- 新增和改进头部字段:HTTP1.1新增了一些头部字段,如If-Modified-Since、If-Unmodified-Since、If-None-Match等,用于更精细地控制缓存和资源更新。同时,它也改进了Expires等头部字段的使用方式。
四、错误处理
- 新增错误状态码:HTTP1.1新增了一些错误状态码,如416(请求的范围不满足)、417(期望失败)等,用于更细致地描述错误情况。
五、请求方法
- 扩展请求方法:HTTP1.1在HTTP1.0的基础上扩展了一些请求方法,如OPTIONS、PUT、DELETE等。这些方法用于支持更多的操作,如查询服务器支持的通信选项、上传文件到服务器、删除服务器上的资源等。
六、性能优化
- 管道化传输:基于HTTP1.1的长连接,请求管道化成为可能。这允许客户端在不需要等待前一个请求响应的情况下,发送多个请求。虽然服务器仍然需要按照请求的先后顺序进行响应,但管道化传输可以减少整体的响应时间。
综上所述,HTTP1.1相对于HTTP1.0在连接管理、缓存处理、请求和响应头部、错误处理、请求方法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显著的改进和优化。这些改进使得HTTP1.1更加高效、安全和灵活,成为当前Web开发中广泛使用的协议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