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分享必看!AI合规常见问题解答(一)
自从Open AI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大型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迅速扩展,成为了推动企业创新和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力量。然而,随之而来的合规挑战也不容忽视。所以,我们特别推出了免费为各企业或者组织解答AI合规常见问题解答系列,旨在为企业在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提供全面的指导。
问题:通过API接口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是否需要进行备案?
根据各地网信办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已备案(登记)信息公告,对于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采用登记方式,允许上线提供服务。已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应在显著位置或产品详情页面,公示所使用已备案(登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情况,注明模型名称、备案(登记)号。
如果相关企业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以自身名义对不特定公众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仍构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需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就大模型相关的生成合成类算法履行算法备案义务。
跨国公司内部使用总部采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是否需要进行备案?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境内未面向公众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仅限于公司内部特定员工使用相关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因此无需进行大模型备案或者算法备案。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境外主体提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是否可以在中国境内完成算法备案及大模型备案。根据目前的监管实践,要求拟备案的大模型、算法对应的服务器在中国境内部署,同时要求应由境内主体进行备案。
大模型集成平台是否需要进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或者算法备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集成平台接入其他大模型服务,且被接入的大模型服务有服务主体露出界面,集成平台未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集成平台无需进行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而应由直接的服务提供者承担相关合规义务。
由于备案流程的繁琐和复杂,许多企业和开发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您需要算法备案的帮助,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算法备案超过100个项目经验,国内算法备案第一梯队,大模型备案也有多个成功案例,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