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旅> 旅游 > leetcode日记(51)不同路径Ⅱ

leetcode日记(51)不同路径Ⅱ

时间:2025/7/11 18:21:18来源:https://blog.csdn.net/s478527548/article/details/140686281 浏览次数:0次

和上一道题(无障碍物的最短路径)很像,但事实上比上一题多了优化方法

根据上一题改的代码如下,添加了对障碍物的判定,如果有障碍物则将数组值设为0。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vector<vector<int>>& obstacleGrid) {int m=obstacleGrid.size();int n=obstacleGrid[0].size();int a[m][n];for(int i=0;i<m;i++) for(int j=0;j<n;j++) a[i][j]=0;for(int i=0;i<n&&obstacleGrid[0][i]==0;i++) a[0][i]=1;for(int i=0;i<m&&obstacleGrid[i][0]==0;i++) a[i][0]=1;for(int i=1;i<m;i++){for(int j=1;j<n;j++){if(obstacleGrid[i][j]==0) a[i][j]=a[i-1][j]+a[i][j-1];}}return a[m-1][n-1];}
};

然后看了答案,答案说可以使用滚动数组优化,就又去搜了一下滚动数组的使用方法。

参考了一下63. 不同路径 II(C++)---动态规划解题(并进行滚动数组思想优化),琢磨了一下代码,原理是将上面的二维数组优化成了一维,记录开始位置到达每一行末尾的路径数。如有障碍物则直接将数目设为0,然后继续遍历这一行;没有障碍物就将数目设为上一行路径数加上这一行路径数。

需要注意的是遍历方向,按照上面这种思路需要先遍历列再遍历行,如果先遍历行,如果上一行末尾有障碍物那么下一行就通过不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vector<vector<int>>& obstacleGrid) {int m=obstacleGrid.size();int n=obstacleGrid[0].size();vector<int> a(m);a[0]=!obstacleGrid[0][0];for(int j=0;j<n;j++){for(int i=0;i<m;i++){if(obstacleGrid[i][j]) a[i]=0;else if(i>0&&!obstacleGrid[i-1][j]) a[i]+=a[i-1];cout<<i<<" "<<j<<" "<<a[i]<<endl;}}return a[m-1];}
};

感觉这个方法很熟悉,前几天的一道题也用过这种思路(虽然也是看答案知道的就是了)

关键字:leetcode日记(51)不同路径Ⅱ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