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矩阵的基础知识
1. 矩阵的概念与运算
1)矩阵的定义
2)特殊矩阵
-
同型矩阵:如果两个矩阵的行数和列数都相同,那么这两个矩阵是同型矩阵。
-
矩阵相等:所有元素对应相等,A = B 。
3)矩阵的运算
- A + B = B + A
- (A + B)C = AC + BC
- A(B + C) = AB + AC
- A(BC) = (AB)C
- k(A + B) = kA + kB
- (kA)(lB) = klAB
- AE = A , EA = A
- OA = O , AO = O
- 矩阵乘法没有交换律,一般情况 AB ≠ BA
- 矩阵乘法没有消去律
- AB = O 不能推出 A = O 或 B = O
2. 矩阵的常考类型
1)转置矩阵 AT
将 A 的行与列互换后所得的矩阵。
公式:(AB)T = BTAT ;(A + B)T = AT + BT
2)伴随矩阵 A*
① 伴随矩阵的定义:行列式 |A| 的每个元素 aij 的代数余子式 Aij 所构成的如下的矩阵:
② 伴随矩阵的公式:
- (AB)* = B* A*
- (A + B)* ≠ A* + B*
- (A*)-1 = (A-1)*
- (AT)* = (A*)T
- A A* = A* A = |A|E
③ 伴随矩阵行列式:|A*| = |A|n-2
④ 二阶矩阵的伴随矩阵:主对调,副反号,得伴随
⑤ 伴随矩阵的秩:设 An×n(A 是 n 阶矩阵,n ≥ 2),则:
- 当 r(A) = n 时,有 r(A*) = n
- 当 r(A) = n-1 时,有 r(A*) = 1
- 当 r(A) < n-1 时,有 r(A*) = 0
若 |A| = 0 时,A A* = A* A = 0,则立即有:
I、r(A) + r(A*) ≤ n(A 是不可逆 n 阶矩阵)
II、A 的列向量均为 A* x = 0 方程组的解且 A* 的列向量均为 Ax = 0 方程组的解
⑥ 伴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A 是 n 阶方阵,若 r(A) = n 且 A 的特征值为 λ1 , λ2 , … , λn ,则 A* 的特征值为 |A|/λ1 , |A|/λ2 ,…, |A|/λn
- A 是 n 阶方阵,若 r(A) = n-1 ,则 A* 的特征值为 tr(A*) , 0 , 0 , … , 0(一共 n-1 个 0)
当 tr(A*) = 0 时, A* 没有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不可对角化
当 tr(A*) ≠ 0 时, A* 有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可对角化 - A 是 n 阶方阵,若 r(A) < n-1 ,则 A* = O , A* 的特征值为 n 个 0
⑦ 伴随矩阵相似及相似对角化:
- 若 A ~ B ,则 A* ~ B*
- 若 A 可以相似对角化,则 A* 也可以相似对角化
⑧ 其他结论:
- 若 A 的各行之和均为 k(k ≠ 0),则 A* 的各行之和均为 |A|/k
- 设 A 是非零矩阵,若 A* = AT ,则 A 是正交矩阵且 |A| = 1
设 A 是非零矩阵,若 A* = -AT ,则 A 是正交矩阵且 |A| = -1
3)可逆矩阵 A-1
① 可逆矩阵的定义:设 A 是 n 阶矩阵,若存在 n 阶矩阵 B ,使得 AB = BA = E ,则称 B 是 A 的逆矩阵,记为 B = A-1 。
② 可逆的充要条件:设 A 是 n 阶矩阵,则:
A 可逆 ⇔ |A| ≠ 0 ⇔ r(A) = n ⇔ A 的列(行)向量组线性无关 ⇔ A 与单位矩阵等价 ⇔ 0 不是 A 的特征值 ⇔ Ax = 0 仅有零解 ⇔ Ax = b 有唯一解。
r(A) = n ⇔ |A| ≠ 0 ⇔ A-1 存在;
r(A) < n ⇔ |A| = 0 ⇔ A-1 不存在。
③ 求逆矩阵的方法:
-
定义法:A 是方阵,若 AB = E ,则 A , B 互为逆矩阵
-
初等行变换:
求 A-1 ,则 (A|E) —初等行变换→ (E|A-1)
求 A-1B ,则 (A|B) —初等行变换→ (E|A-1B) -
用伴随公式:A-1 = A* / |A|
-
用分块矩阵公式
④ 可逆的公式:
- (A-1)-1 = A
- (kA)-1 = (1/k)A-1(k ≠ 0)
- (AB)-1 = B-1A-1
- (A + B)-1 ≠ A-1 + B-1
- (A-1)T = (AT)-1
- |A-1| = 1/|A|
- (An)-1 = (A-1)n
4)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
对称矩阵:AT = A ;反对称矩阵:AT = -A 。
5)正交矩阵(方阵)
① 定义:满足 AAT = ATA = E 的矩阵 A 称为正交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