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旅> 美景 > 【数据清洗中分段线性插值法原理】

【数据清洗中分段线性插值法原理】

时间:2025/8/26 22:38:54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66726657/article/details/140201408 浏览次数:0次

数据清洗中分段线性插值法原理

  • 一、什么是分段线性插值法?
  • 二、分段线性插值法的数学原理
  • 三、分段线性插值法的应用步骤
    • 1. 引入库
    • 2. 创建示例数据
    • 3. 应用分段线性插值法
    • 4. 可视化插值结果


一、什么是分段线性插值法?

分段线性插值法通过在已知数据点之间绘制直线来估算缺失数据点。它假设在相邻数据点之间,数据变化是线性的,因此通过已知的两个数据点,计算出它们之间任意点的值。


二、分段线性插值法的数学原理

分段线性插值的基本思想是:给定两个已知数据点 ( x 0 , y 0 ) (x_0,y_0) (x0,y0) ( x 1 , y 1 ) (x_1, y_1) (x1,y1) ,在区间 [ x 0 , x 1 ] [x_0, x_1] [x0,x1] 内,对任意的 x x x,其对应的 y y y 值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y = y 0 + ( y 1 − y 0 ) ( x 1 − x 0 ) ⋅ ( x − x 0 ) y = y_0 + \frac{(y_1 - y_0)}{(x_1 - x_0)} \cdot (x - x_0) y=y0+(x1x0)(y1y0)(xx0)

这个公式表示的是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直线方程。


三、分段线性插值法的应用步骤

1. 引入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2. 创建示例数据

# 创建示例数据
data = {'x': [0, 1, 2, 3, 4, 5, 6, 7, 8, 9],'y': [1, np.nan, 3, np.nan, 5, 6, np.nan, 8, 9, 10]}
df = pd.DataFrame(data)
print("原始数据:")
print(df)

3. 应用分段线性插值法

使用 pandas 提供的 interpolate 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分段线性插值:

# 使用分段线性插值法填补缺失值
df['y'] = df['y'].interpolate(method='linear')
print("插值后数据:")
print(df)

4. 可视化插值结果

# 插值前数据的可视化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subplot(1, 2, 1)
# 设置中文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 ['SimHei']
plt.rcParams['axes.unicode_minus'] = False
plt.plot(df['x'], data['y'], 'o-', label='原始数据')
plt.title('插值前')# 插值后数据的可视化
plt.subplot(1, 2, 2)
plt.plot(df['x'], df['y'], 'o-', label='插值后数据')
plt.title('插值后')plt.legend()
plt.show()

关键字:【数据清洗中分段线性插值法原理】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