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ran中的DO CONCURRENT:用法与性能分析
DO CONCURRENT的基本用法
DO CONCURRENT是Fortran 2008引入的一种循环结构,旨在明确表达可以并行执行的循环迭代:
do concurrent (i = 1:n)a(i) = b(i) + c(i)
end do
语法要点
- 循环头使用
do concurrent
而非普通do
- 循环体中的操作应该是相互独立的
- 可以添加条件限制:
do concurrent (i = 1:n, j = 1:m, i /= j)a(i,j) = b(i) + c(j) end do
DO CONCURRENT的优点
- 显式并行性:明确告诉编译器和程序员循环迭代可以并行执行
- 可移植性:不依赖特定并行编程模型(如OpenMP)
- 简化代码:相比显式并行编程(如MPI/OpenMP)更简洁
- 编译器优化:为编译器提供更多优化机会
- 标准支持:是Fortran语言标准的一部分,具有长期支持
DO CONCURRENT的缺点
-
限制较多:
- 循环体内不能有依赖其他迭代的操作
- 不能包含I/O操作(除特定形式的输入/输出)
- 不能包含STOP语句或图像控制语句
- 不能调用非纯(PURE)过程
-
编译器支持不一:不同编译器实现程度不同,性能可能有差异
-
调试难度:并行执行可能使某些错误更难重现和调试
性能影响
-
潜在加速:在支持良好的编译器上,可以获得接近显式并行编程的性能
-
开销:
- 并行启动和同步可能有额外开销
- 对小循环可能不如串行执行高效
-
与显式并行比较:
- 通常不如手工调优的OpenMP代码高效
- 但比完全串行代码快,特别是对大数组操作
-
编译器依赖:
- 优秀编译器(如Intel Fortran、GCC/gfortran新版本)能生成高效代码
- 较旧或简单编译器可能只做有限优化
使用建议
- 适合数据并行操作,特别是数组处理
- 对于小循环或简单操作,可能普通DO循环更高效
- 检查编译器文档了解具体支持情况
- 可配合
PURE
函数使用以保持合法性 - 对于关键性能部分,仍可能需要显式并行编程
示例对比
普通DO循环:
do i = 1, na(i) = b(i) + c(i)
end do
DO CONCURRENT版本:
do concurrent (i = 1:n)a(i) = b(i) + c(i)
end do
OpenMP版本:
!$omp parallel do
do i = 1, na(i) = b(i) + c(i)
end do
!$omp end parallel do
DO CONCURRENT提供了介于两者之间的抽象级别,平衡了简洁性和并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