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汽车> 新车 > 王立铭脑科学50讲——07篇,突触(上):神经信号如何跨越细胞间的间隙

王立铭脑科学50讲——07篇,突触(上):神经信号如何跨越细胞间的间隙

时间:2025/7/9 1:14:41来源:https://blog.csdn.net/srf1986/article/details/141186356 浏览次数: 0次

王立铭脑科学50讲——07篇,突触(上):神经信号如何跨越细胞间的间隙

我对课程感兴趣的点:

1、我们常说,脑是一个超级计算机,而神经计算的最小单元,就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交接过程中。

2、信息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载体变化:电流载体——化学能载体——电流载体。

一个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信息,本质上是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3、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时,采用类似量子化的方式,一份一份的传递,通过化学形式传递,神经信号的含义变得更丰富。

4、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时,会对化学物质进行回收。

自己的思考:

1、记得以前上生物课时,简单生物采用纯电信号传递信息,复杂生物采用化学形式传递。

既然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的模式,肯定有其优势,我不是生物学家,从朴素的理解看,这种化学形式理论是是跟电信号有对应关系,但如果某一时刻这种对应关系变了,会不会产生不一样的、另类的输出,也就是我们的动作也异样、也可能是突然地灵感。

由此想到,当前人工神经网络中,一个神经元的输出是无损通过权重值给的下一个神经元,因为这些都是通过CPU或者GPU计算得到,存储在内存中。

从人类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来说,希望当前使用的人工智能,输入固定,输出也固定,对这台人工智能设备有稳定预期。

但如果,添加了类似于人类这种化学能转化的方式,添加一些随机值,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人类是否还能理解当前人工神经网络的运行过程。

2、对化学能传递信息时,对传递物质的回收通过人工干预增加或者减少时间,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通过后面课程学习,成瘾性物质,就是这么作用于人体的。

关键字:王立铭脑科学50讲——07篇,突触(上):神经信号如何跨越细胞间的间隙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