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汽车> 维修 > 使用策略模式代替多个ifelse

使用策略模式代替多个ifelse

时间:2025/8/23 23:46:03来源:https://blog.csdn.net/he_lei/article/details/141397751 浏览次数: 1次

传统的多个

public class Ord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IOrderService {@Overridepublic String handle(OrderDTO dto) {String type = dto.getType();if ("1".equals(type)) {return "处理普通订单";} else if ("2".equals(type)) {return "处理团购订单";} else if ("3".equals(type)) {return "处理促销订单";}return null;}
}

为什么非得写的这么臃肿?很多同事会说:“哎呀,没办法呀,业务催的紧,这样开发效率快省事”。的确是句大实话,很多时候业务方确实像催命鬼一样的让你赶工期,想快速实现功能,这样写是最好的选择。

上边的代码看似还算清晰,可如果我告诉你公司订单来源有上百种,你想象一下那种臃肿的if-else,去翻代码时是什么感受?

二、策略模式的实现方式
策略模式是oop中最著名的设计模式之一,是对方法行为的抽象,可以归类为行为设计模式,也是oop中interface经典的应用。其特点简单又实用,是我最喜欢的模式之一。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个拥有共同行为的算法族,每个算法都被封装起来,可以互相替换,独立于客户端而变化。

不少人说:Java的设计模式背了很多,可日常还不就是写if-else的业务,根本就不用到。其实不是用不到是没有用到合适的位置!

策略模式的使用场景:

针对同一问题的多种处理方式,仅仅是具体行为有差别时;
需要安全地封装多种同一类型的操作时;
同一抽象类有多个子类,而客户端需要使用if-else 或者 switch-case 来选择具体子类时。

1定义一个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多个方法去继承实现
创建工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策略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易于扩展,增加一个新的策略只需要添加一个具体的策略类即可,基本不需要改变原有的代码,符合开放封闭原则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选择语句,充分体现面向对象设计思想 策略类之间可以自由切换,由于策略类都实现同一个接口,所以使它们之间可以自由切换
每个策略类使用一个策略类,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客户端与策略算法解耦,两者都依赖于抽象策略接口,符合依赖反转原则
客户端不需要知道都有哪些策略类,符合最小知识原则
缺点

策略模式,当策略算法太多时,会造成很多的策略类
客户端不知道有哪些策略类,不能决定使用哪个策略类,这点可以通过封装common公共包解决,也可以考虑使IOC容器和依赖注入的方式来解决

关键字:使用策略模式代替多个ifelse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