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三基色原理
颜色和亮度是由进入人眼的可见光的强弱与波长决定的主观属性。对于同一种入射光,每个观察者对于其颜色和亮度的感受是不同的。
人眼机理以及视觉的实验表明,人眼的视网膜上存在大量在适当亮度下分辨颜色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应红、绿、蓝三种颜色。即人眼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比较敏感,
红(red)、绿(green)、蓝(blue)就是所谓的三基色。
2.1.2 颜色模型
为了更加的描述颜色,采用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brightness)。来表示人眼对颜色的视觉感受。
在不同的领域,人们提出了各种颜色表示方法,称为颜色模型。
面向机器(显示器、打印机)的RGB模型
面向颜色处理(面向人眼视觉)的HSI模型
在印刷界及影视界的CMYK(青、品红、黄、黑)模型
RGB模型和HSI模型之间的转换
RGB模型面向机器,HSI模型面向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经常进行模型之间的转换。
为什么RGB模型和HSI模型之间要转换?
在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中,如果直接对R、G、B三个分量进行处理,那么在处理的过程中,会导致三个分量不同程度的变化。当三颜色通道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引起色差问题,甚至在颜色上带来很大的失真。因此HSI模型,在保证色彩不失真的情况下,实现图像处理
如图所示,左上角是正常的彩色图片,另外三个分别是只表示一个颜色分量。
2.2.1 图像的数学模型
图像经过采样和量化后,变成由像素组成的数字图像,每个像素的亮度或灰度值用一个整数来(0到255)表示。
2.2.2 图像的量化
模拟图像经过采样后,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会离散化为像素。把灰度值量化为0到255,共256级,灰度值的范围为0到255,表示亮度从深到浅,从黑到白。
假设图像采取M*N个采样点,每个像素量化后的灰度值的二进制位数为Q,则存储一个数字图像所需的二进制位数b为
b = M(行) * N(列) * Q(二进制位数)
2.3 像素的基本关系
在处理和分析数字图像时,许多运算只和当前像素的灰度值有关,因此对于这些操作只需考虑当前像素的灰度值,如常见的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规范化等运算。
但是还有一些运算需要考虑当前处理像素和其相邻像素的关系,如:边缘提取、图像分割等运算。
物理尺寸不变,像素越高,分辨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