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 锐评 > 安阳做推广网站_企业网站建设时优化关键词的问题_百度关键词排名怎么靠前_seo搜索引擎优化培训班

安阳做推广网站_企业网站建设时优化关键词的问题_百度关键词排名怎么靠前_seo搜索引擎优化培训班

时间:2025/8/25 3:45:59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80547/article/details/146121723 浏览次数:0次
安阳做推广网站_企业网站建设时优化关键词的问题_百度关键词排名怎么靠前_seo搜索引擎优化培训班

会话管理

什么是会话管理

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 是 Web 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跟踪用户在网站上的活动状态。由于 HTTP 协议是无状态的(即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服务器不会记住之前的请求),因此需要通过会话管理技术来维护用户的状态信息。

为什么需要会话管理

因为 HTTP 是无状态协议。

  • 无状态就是不保存状态,即无状态协议(stateless),HTTP 协议自身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保存,也就是说,在 HTTP 协议这个级别,协议对于发送过的请求或者响应都不做持久化处理。
  • 简单理解:浏览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并响应,但是服务器不记录请求是否来自哪个浏览器,服务器没记录浏览器的特征,就是客户端的状态。

举例:张三去一家饭馆点了几道菜,觉得味道不错,第二天又去了,对老板说,还点上次的那几道菜。

  • 无状态:老板没有记录张三是否来过,更没有记录上次他点了那些菜,张三只能重新再点一遍。
  • 有状态:老板把每次来吃饭的用户都做好记录,查阅一下之前的记录,查到了张三之前的菜单,直接下单。

会话管理的作用

  • 跟踪用户状态:识别用户并保持其状态。
  • 维护用户数据:存储和检索用户相关的数据。
  • 实现身份验证和授权:管理用户登录和权限控制。
  • 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功能。
  • 实现跨页面数据共享:在多个页面间传递数据。
  • 增强安全性:防止恶意攻击和滥用。
  • 支持分布式系统:在集群环境中共享用户状态。

会话管理实现的方式

在 JavaWeb 中,会话管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CookieSession

Cookie

Cookie 是服务器发送到客户端(浏览器)的一小段数据,浏览器会将其保存,并在后续的请求中自动发送回服务器。Cookie 通常用于存储一些简单的用户信息,比如用户偏好、登录状态等。

Cookie 的工作流程
  • 服务端创建 Cookie,将 Cookie 放入响应对象中,Tomcat 容器将 Cookie 转化为 set-cookie 响应头,响应给客户端。
  • 客户端在收到 Cookie 的响应头时,在下次请求该服务的资源时,会以 Cookie 请求头的形式携带之前收到的 Cookie。
  • Cookie 是一种键值对格式的数据,从 tomcat8.5 开始可以保存中文,但是不推荐。
  • 由于 Cookie 是存储于客户端的数据,比较容易暴露,一般不存储一些敏感或者影响安全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okie 的特点
  • 存储在客户端(浏览器)。
  • 大小有限制(通常每个 Cookie 不超过 4KB)。
  • 可以设置过期时间,分为会话 Cookie(关闭浏览器后失效)和持久 Cookie(在指定时间内有效)。
  • 每次请求都会自动发送到服务器,可能会增加网络开销。
Cookie 的时效性

默认情况下 Cookie 的有效期是一次会话范围内,我们可以通过 Cookie 的 setMaxAge() 方法让 Cookie 持久化保存到浏览器上。

  • 会话级 Cookie(Session Cookie)
    • 服务器端并没有明确指定 Cookie 的存在时间。
    • 在浏览器端,Cookie 数据存在于内存中。
    • 只要浏览器还开着,Cookie 数据就一直都在。
    • 浏览器关闭,内存中的 Cookie 数据就会被释放。
  • 持久化 Cookie(Persistent Cookie)
    • 服务器端明确设置了 Cookie 的存在时间。
    • 在浏览器端,Cookie 数据会被保存到硬盘上。
    • Cookie 在硬盘上存在的时间根据服务器端限定的时间来管控,不受浏览器关闭的影响。
    • 持久化 Cookie 到达了预设的时间会被释放。
代码示例
// 创建 Cookie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username", "JohnDoe");
cookie.setMaxAge(60 * 60 * 24); // 设置有效期为 1 天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 添加到响应中// 读取 Cookie
Cookie[] cookies = request.getCookies();
if (cookies != null) {for (Cookie c : cookies) {if ("username".equals(c.getName())) {String username = c.getValue();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 + username);}}
}

如果请求中没有 Cookie,request.getCookies()会返回 null

Session

Session 是服务器端的一种会话管理技术。服务器会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唯一的 Session 对象,并分配一个 Session ID。这个 Session ID 通常通过 Cookie 发送到客户端,后续请求中客户端会携带这个 Session ID,服务器通过它来识别用户。

Session 的工作流程
  • 服务端在为客户端创建 Session 时,会同时将 Session ID,即 JSESSIONID 以 Cookie 的形式放入响应对象。
  • 后端创建完 Session 后,客户端会收到一个特殊的 Cookie,叫做 JSESSIONID
  • 客户端下一次请求时携带 JSESSIONID,后端收到后,根据 JSESSIONID 找到对应的 Session 对象。
  • 通过该机制,服务端通过 Session 就可以存储一些专门针对某个客户端的信息了。
  • Session 是域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ssion 的特点
  • 存储在服务器端,安全性较高。
  • 可以存储较大的数据(如用户信息、购物车内容等)。
  • 依赖于 Cookie 或 URL 重写来传递 Session ID。
  • 默认情况下,Session 在用户关闭浏览器后失效(也可以通过配置设置过期时间)。
代码示例
// 获取 Session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存储数据到 Session
session.setAttribute("username", "JohnDoe");// 从 Session 中获取数据
String username = (String) session.getAttribute("username");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 + username);// 使 Session 失效(用户注销时调用)
session.invalidate();
getSession() 方法的处理逻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ession 的时效性

是指 Session 在服务器端的有效时间。Session 是服务器用来跟踪用户状态的一种机制,它的生命周期由服务器控制。Session 的时效性直接影响用户的状态管理,例如用户登录状态、购物车内容等。

  1. Session 的生命周期

Session 的生命周期从创建开始,到失效结束。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创建:当用户第一次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会为该用户创建一个唯一的 Session,并分配一个 Session ID。
  • 使用:在用户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中,Session 可以存储和读取用户相关的数据。
  • 失效:Session 会在以下情况下失效:
    • 用户长时间未活动(超过指定的超时时间)。
    • 服务器主动销毁 Session(如调用 session.invalidate())。
    • 用户关闭浏览器(仅对未设置持久化的情况有效)。
  1. Session 的默认时效性

在大多数 Web 服务器(如 Tomcat)中,Session 的默认超时时间为 30 分钟。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在 30 分钟内没有与服务器进行任何交互,Session 将自动失效。

查看和修改默认超时时间

web.xml 文件中,可以通过 <session-config> 标签设置 Session 的超时时间(单位为分钟):

<session-config><session-timeout>30</session-timeout> <!-- 设置超时时间为 30 分钟 -->
</session-config>
  1. Session 时效性的控制方法

在 Java 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 Session 的时效性:

(1) 设置全局超时时间

web.xml 中配置 <session-timeout>,单位为分钟:

<session-config><session-timeout>60</session-timeout> <!-- 设置超时时间为 60 分钟 -->
</session-config>

(2) 在代码中动态设置超时时间

通过 HttpSessionsetMaxInactiveInterval() 方法设置 Session 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setMaxInactiveInterval(60 * 60); // 设置超时时间为 1 小时

(3) 立即销毁 Session

通过 invalidate() 方法可以立即销毁 Session: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invalidate(); // 销毁 Session

(4) 设置 Session 永久有效

通过将超时时间设置为一个非常大的值,可以让 Session 几乎永久有效:

HttpSession session = 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setMaxInactiveInterval(Integer.MAX_VALUE); // 设置 Session 永久有效
  1. Session 失效的触发条件

Session 会在以下情况下失效:

  1. 超时:用户在规定时间内未与服务器交互。

  2. 主动销毁:调用 session.invalidate() 方法。

  3. 服务器重启或崩溃:Session 数据丢失(除非使用持久化存储,如 Redis)。

  4. 浏览器关闭:如果 Session ID 是通过 Cookie 传递的,浏览器关闭后 Cookie 失效,Session 无法被访问(但服务器端的 Session 仍然存在,直到超时)。

  5. Session 时效性的注意事项

  • 性能影响:过多的 Session 会占用服务器内存,因此需要合理设置超时时间。
  • 分布式环境:在分布式系统中,Session 需要共享(如使用 Redis 存储 Session),以确保不同服务器可以访问同一 Session。
  • 安全性:Session 失效后,用户的登录状态和其他敏感信息会被清除,因此合理设置超时时间可以增强安全性。
  1. Session 时效性的应用场景
  • 用户登录状态管理
    • 用户登录后,Session 存储用户信息,超时后自动注销。
  • 购物车功能
    • 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Session 存储购物车数据,超时后清空购物车。
  • 临时数据存储
    • 在多步骤操作(如注册流程)中,每一步的数据可以存储在 Session 中,超时后清除。
  1. Session 时效性与 Cookie 的关系

Session 的时效性通常依赖于 Cookie 来传递 Session ID。如果浏览器关闭,会话 Cookie 会失效,但服务器端的 Session 仍然存在,直到超时。如果需要持久化 Session,可以将 Session ID 存储在持久 Cookie 中。

Cookie 和 Session 的区别

特性CookieSession
存储位置客户端(浏览器)服务器端
安全性较低(容易被篡改或窃取)较高(数据存储在服务器)
存储大小较小(通常不超过 4KB)较大(取决于服务器配置)
生命周期可以设置过期时间默认随浏览器关闭失效,可配置
性能影响每次请求都会携带,增加网络开销仅在服务器端存储,性能较好

会话管理的应用场景

  • 用户登录状态管理
    • 用户登录后,服务器生成一个 Session 并存储用户信息,同时将 Session ID 通过 Cookie 发送给客户端。
    • 后续请求中,客户端携带 Session ID,服务器通过它识别用户并验证登录状态。
  • 购物车功能
    • 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可以将购物车信息存储在 Session 中,确保用户在不同页面间浏览时购物车内容保持一致。
  • 用户偏好设置
    • 使用 Cookie 存储用户的主题偏好、语言设置等,方便下次访问时自动加载。

会话管理的注意事项

  • 安全性
    • Cookie 容易被窃取或篡改,因此敏感信息(如密码)不应存储在 Cookie 中。
    • 对于 Session,应确保 Session ID 的安全性,防止 Session 劫持。
  • 性能
    • 如果 Session 中存储了大量数据,可能会影响服务器性能,因此需要合理设计 Session 的使用。
  • 分布式环境
    • 在分布式系统中,Session 需要共享(如使用 Redis 存储 Session),以确保不同服务器可以访问同一 Session。

三大域对象

什么是域对象

域对象(Scope Object)是一种可以在特定范围内存储和共享数据的对象。它们提供了一种机制,允许在不同的 JavaWeb 组件(如 Servlet、JSP 页面等)之间传递和共享数据,根据数据的共享范围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应用域(ServletContext)会话域(HttpSession)请求域(HttpSessionRequest)

ServletContext(应用域)

ServletContext 是 JavaWeb 中作用范围最大的域对象,它代表整个 Web 应用。一个 Web 应用只有一个 ServletContext 对象,所有的 Servlet 和 JSP 页面都可以共享其中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点
  • 生命周期
    • 创建:Web 应用启动时创建。
    • 销毁:Web 应用关闭或服务器停止时销毁。
  • 作用范围:整个 Web 应用(所有用户共享)。
  • 线程安全性:非线程安全,需要手动同步。
使用场景
  • 存储全局配置信息(如数据库连接信息)。
  • 共享应用级别的数据(如网站访问次数)。

HttpSession(会话域)

HttpSession 是用于跟踪用户会话的域对象。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 HttpSession 对象,用于存储用户相关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点
  • 生命周期
    • 创建:用户第一次访问服务器时创建。
    • 销毁:用户长时间未活动(超时)、调用 invalidate() 方法、服务器重启时销毁。
  • 作用范围:一次用户会话(同一用户的多次请求共享)。
  • 线程安全性:非线程安全,需要手动同步。
使用场景
  • 存储用户登录状态。
  • 存储购物车信息。
  • 存储用户偏好设置。

HttpServletRequest(请求域)

HttpServletRequest 是用于在一次请求中共享数据的域对象。它的生命周期最短,仅在一次请求范围内有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点
  • 生命周期
    • 创建:每次请求时创建。
    • 销毁:请求结束时销毁。
  • 作用范围:一次请求(请求转发时共享)。
  • 线程安全性:线程安全(每个请求独立)。
使用场景
  • 在请求转发(Forward)时传递数据。
  • 存储临时数据(如表单数据)。

所有域合在一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域对象常用方法

API功能
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String value)向域对象中添加/修改数据
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从域对象中获取数据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移除域对象中的数据

代码示例

ServletA 向三大域中放入数据:

@WebServlet("/servletA")
public class ServletA extends HttpServlet {@Overrideprotected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向请求域中放入数据req.setAttribute("request","request-message");//req.getRequestDispatcher("servletB").forward(req,resp);// 向会话域中放入数据HttpSession session = req.getSession();session.setAttribute("session","session-message");// 向应用域中放入数据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 = getServletContext();application.setAttribute("application","application-message");}
}

ServletB 从三大域中取出数据:

@WebServlet("/servletB")
public class ServletB extends HttpServlet {@Overrideprotected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从请求域中获取数据String reqMessage =(String)req.getAttribute("request");System.out.println(reqMessage);// 从会话域中获取数据HttpSession session = req.getSession();String sessionMessage =(String)session.getAttribute("session");System.out.println(sessionMessage);// 从应用域中获取数据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 = getServletContext();String applicationMessage =(String)application.getAttribute("application");System.out.println(applicationMessage);}
}

三大域对象的对比

特性ServletContext(应用域)HttpSession(会话域)HttpServletRequest(请求域)
生命周期应用启动到关闭用户会话期间一次请求期间
作用范围整个 Web 应用(全局共享)一次用户会话(用户共享)一次请求(请求共享)
线程安全性非线程安全非线程安全线程安全
适用场景全局配置、共享数据用户状态、购物车请求转发、临时数据

如何选择合适的域对象

  • ServletContext:适合存储全局共享的数据,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
  • HttpSession:适合存储用户级别的数据,如登录状态、购物车等。
  • HttpServletRequest:适合存储临时数据,如表单数据或请求转发时的数据。

注意事项

  • 性能
    • ServletContext 存储的数据会一直存在,占用内存,因此不要存储过多数据。
    • HttpSession 存储的数据在用户会话期间有效,可能会占用较多内存,尤其是在用户量大的情况下。
  • 线程安全
    • ServletContextHttpSession 是非线程安全的,多线程环境下需要手动同步。
    • HttpServletRequest 是线程安全的,每个请求独立。
  • 分布式环境
    • 在分布式系统中,HttpSession 需要共享(如使用 Redis 存储),以确保不同服务器可以访问同一 Session。

总结

三大域对象是 JavaWeb 开发中非常重要的数据共享机制,合理使用它们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性能。以下是它们的核心特点:

  1. ServletContext:全局共享,生命周期最长。
  2. HttpSession:用户会话共享,生命周期中等。
  3. HttpServletRequest:请求共享,生命周期最短。
关键字:安阳做推广网站_企业网站建设时优化关键词的问题_百度关键词排名怎么靠前_seo搜索引擎优化培训班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