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体系结构学习入门——导读
- 引言及结构
- PCI 总线和PCIe 总线差异点
- PCI 总线概述
- 主要特点
- 发展历程
- 优缺点
- PCIe 总线概述
- 主要特点
- 发展历程
- 优缺点
- Linux 与 PCI 总线
- 总结
引言及结构
PCIe
总线是基于 PCI
总线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PCI
的并行架构逐渐暴露出带宽限制和电气复杂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限制,Intel 提出了 PCI Express(PCIe)
,这是一种全新的总线标准,采用串行传输和点对点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带宽和性能。PCIe
不仅继承了 PCI
的基本概念和一些设计理念,还引入了许多创新,使其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差异点如下:
当然,以下是将不同点的表格更名为差异点后的完整内容:
PCI 总线和PCIe 总线差异点
差异点 | PCI | PCIe |
---|---|---|
传输方式 | 并行传输 | 串行传输 |
带宽 | 最大可达512 MB/s(对于64位66 MHz的PCI) | 最大理论带宽为16 GB/s(PCIe 4.0 x16配置) |
电气特性 | 使用边缘触发信号和复杂的仲裁机制 | 使用差分信号对,减少了电磁干扰 |
拓扑结构 | 所有设备共享同一根总线,多路复用 | 每个设备都有独立的链路,消除了多路复用带来的瓶颈 |
物理接口 | 较大的64针或96针插槽 | 较小的、高性能的插槽,常见的有x1、x4、x8、x16等配置 |
扩展性 | 通过多路复用扩展设备数量有限 | 通过交换机可以扩展到更多的设备,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 |
PCI 总线概述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PCI) 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外围设备的标准总线技术。它最初由Intel在1992年推出,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灵活的方式来连接和扩展计算机硬件。随着时间的推移,PCI标准经历了多次升级,包括PCI-X和PCI Express(PCIe),以适应更高的带宽需求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