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选题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1.1选题意义
1.2可行性分析
2.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2.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总体研究思路及预期研究成果
3.1技术路线图
3.2研究思路
3.3预期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选题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1.1选题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数据结构课程资源日益丰富,但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在当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难以从海量且繁杂的资源中迅速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内容,这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资源推荐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中,已有学者在其他学科课程中开展了知识图谱的应用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刘陈平在建筑类课程的研究中[1],详细展示了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的有效路径,这为数据结构课程资源推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通过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专门针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图谱,并将其应用于资源推荐系统中。利用知识图谱对数据结构知识的结构化组织优势,结合学生的学习行为、兴趣偏好等信息,为学生提供高度个性化、精准且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推荐服务。预期成果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结构知识,进而推动教育智能化的发展进程,在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与促进作用。
1.2可行性分析
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主要涵盖数据结构知识图谱的构建、推荐算法的设计与优化[2]、多模态数据融合以及用户行为分析[3]等关键方面。这些研究内容紧密围绕数据结构课程资源推荐系统的核心需求展开,各部分之间具有清晰的逻辑关联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性。
在研究方法上,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能够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深入了解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而为本次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案例分析法可以借鉴其他类似课程或领域中成功应用知识图谱和推荐系统的案例[4],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优化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实验研究法则在系统构建完成后,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对系统的性能、推荐效果等进行多维度的测试和评估,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学校提供的软硬件设备条件也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拥有性能优良的计算机设备,能够满足数据处理和系统开发过程中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专业的软件工具,如用于知识图谱存储和管理的 Neo4j 等,为研究提供了便捷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环境[5]。稳定的网络环境则确保了数据的传输和系统的在线运行不受阻碍,为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研究的基本内容
首先是数据结构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全面收集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素材,其来源广泛,包括教材、学术文献、在线课程平台等。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领域专家知识,精准识别数据结构实体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与算法(如排序、查找算法)之间的包含、实现、优化等关系。借助 Neo4j 等专业图形数据库实现知识图谱的高效存储与便捷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更新机制,以应对数据结构领域知识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需求[6]。
其次是推荐算法的设计与优化。基于构建好的知识图谱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设计融合协同过滤与知识图谱特征的混合推荐算法。深入分析学生在知识图谱上的学习轨迹、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与其他学生的相似性,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需求,从而实现更精准的资源推荐。同时,针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实时响应的挑战,引入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7],对推荐算法进行持续优化,确保算法在复杂的学习场景下能够快速、准确地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资源推荐。
多模态数据融合也是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数据结构课程资源包含多种模态信息,如文本形式的教材内容和代码示例、图像形式的算法流程图和数据结构示意图、视频形式的课程讲解和动态演示等。需要研究如何有效提取不同模态数据的特征,并设计合理的语义匹配和融合模型,使不同模态的信息能够相互补充和协同,增强推荐系统对学生学习偏好的理解和响应能力。
最后是用户行为分析体系的构建。全面收集学生在数据结构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数据,包括线上课程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效率与质量、课程论坛提问互动及参与讨论的活跃度等。借助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细致的学生学习行为模型,精确追踪学生在知识图谱各个节点间的学习轨迹,深度剖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为个性化推荐提供有力依据[8]。
2.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知识图谱构建方面,主要面临效率和准确性的问题。由于数据结构知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部分概念表述存在模糊性或多义性,例如 “树的遍历” 可能涉及多种不同的遍历算法,这给实体识别带来了很大困难。知识间的复杂逻辑关系也增加了关系抽取的难度,同时如何确保知识图谱的及时更新与动态扩展,保持知识的时效性和完整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推荐算法方面,需要突破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实时响应方面的局限。传统推荐算法在处理数据结构课程资源推荐时,存在数据稀疏性等问题,新用户或新资源难以获得准确的推荐。如何创新算法结构和优化策略,提高算法在复杂学习场景下的性能,实现快速、精准的推荐[9],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多模态数据融合面临着技术难题。不同模态数据的特征提取方法差异较大,文本、图像、视频等数据的特征提取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如何统一这些不同类型的特征表示是首要挑战。此外,模态间的语义匹配和融合模型设计也十分复杂,需要解决数据结构知识在不同模态中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不同的问题,避免信息丢失和干扰,实现有效的融合。
用户行为分析方面,要解决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问题。虽然线上学习行为能够通过学习平台进行一定程度的记录,但部分线下学习行为,如学生自主阅读纸质书籍、与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等活动难以被全面捕捉和量化[10]。同时,不同行为数据对于学习状态的反映权重确定缺乏统一且科学的标准,这对个性化推荐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3.总体研究思路及预期研究成果
3.1技术路线图
本研究将按照系统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模块开发与集成、系统测试与优化的技术路线展开。
首先,通过学生对数据结构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自评、偏好的学习资源类型(视频讲解、文本示例、互动练习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点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为同学们推荐包含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模态的课程资源[11]。
构架设计方面将采用分层架构模式构建系统。数据层选用 Neo4j 图形数据库存储知识图谱数据,同时采用 MySQL 关系数据库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行为数据(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等)和课程资源的元数据(资源类型、难度级别等),保障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和快速查询。知识图谱构建模块负责整合来自教材、学术文献、在线课程平台等多源数据,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预定义规则进行知识抽取,并构建和更新知识图谱;推荐算法模块依据知识图谱和学生行为数据,通过融合协同过滤与知识图谱特征设计混合推荐算法,实现个性化推荐;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块针对不同模态资源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处理;用户行为分析模块收集、清洗和分析学生在系统中的学习行为数据,并与知识图谱关联分析。用户界面层运用 HTML5、CSS3 和 JavaScript 技术结合 Vue.js 框架设计,打造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的交互界面。设计清晰的导航菜单,方便学生快速访问知识图谱展示、学习路径推荐、资源搜索等功能模块。
推荐算法模块中,通过协同过滤得到的用户u 对物品 i的推荐分数为SCF(u,i),通过知识图谱特征计算得到的用户 u对物品 i 的推荐分数为SKG(u,i) ,最终的推荐分数 S(u,i)采用线性加权融合的方式计算:
在用户行为分析模块中,假设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包括学习时长 t(小时)和作业完成情况得分 s(满分 100)。为了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定义一个综合评分公式:
在模块开发与集成环节,分别对知识图谱构建模块、推荐算法模块、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块和用户行为分析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和开发。知识图谱构建模块将利用 Python 的自然语言处理库(如 NLTK、Spacy)和自定义规则模板从多源数据中抽取知识;推荐算法模块将基于 TensorFlow 框架,融合协同过滤与知识图谱特征构建混合推荐模型;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块将针对文本、图像模态分别采用不同技术提取特征;用户行为分析模块搭建数据采集平台,整合线上学习平台和线下课堂观察记录。利用 Python 的 Pandas、NumPy 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和特征工程。最后,通过系统测试与优化阶段,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12]。
图 1流程图
3.2研究思路
在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依据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大纲,系统梳理知识点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核心知识实体和关系类型。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和预定义的规则模板,从多源数据中自动抽取知识实体和关系,并结合人工审核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13][14]。将抽取的知识存储到 Neo4j 图形数据库中,构建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直观展示数据结构知识的架构和关联,为后续的推荐服务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
推荐算法设计方面,以知识图谱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为基础,融合协同过滤和知识图谱特征设计混合推荐算法。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挖掘知识图谱中的结构信息和语义关系,结合注意力机制聚焦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提高推荐的精准度[15]。引入强化学习技术,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行为动态调整推荐策略,实现推荐算法的自适应优化。
对于多模态数据融合,针对不同模态数据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特征提取技术。例如,对文本数据进行词法、句法和语义分析,提取关键词和主题信息[16];对图像数据提取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然后,运用多模态哈希、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进行特征融合和语义关联建模,在推荐过程中综合考虑多模态特征的相似性,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符合需求的资源推荐。
在用户行为分析方面,搭建全面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采集平台,整合线上学习平台数据和可能的线下行为数据采集渠道,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和特征工程。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用户行为知识图谱,运用序列模式挖掘、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剖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规律。结合教学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合理设定不同行为数据在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和需求方面的权重,为个性化推荐提供准确的依据。
3.3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能够成功开发出一个功能完备、性能稳定的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结构课程资源推荐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方便教师和学生直观了解课程知识架构[17];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推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引导其高效学习;实现多模态课程资源的精准推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支持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教师能够根据系统反馈的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18],学生也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学习问题和需求。
在学术研究方面,计划在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发表学术论文。论文将深入探讨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资源推荐系统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技术突破和实践经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19][20],推动教育智能化领域的学术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 刘陈平。知识图谱在数智化教育时代中的创新研究 —— 以建筑类 “建筑构造” 课程教学为例 [J]. 职业教育,2024 (28): 133-136.
- 徐海文,谭台哲。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构建 [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 40 (3): 152 - 154 + 164.
- 刘鑫鑫,汤朝晖,席崇程.基于内经选读课程构建多模态知识图谱智能问答系统的实践与探索[J/OL].中医教育,1-6[2025-01-02].
- 刘亦凡,代萌,付峰。基于知识图谱的资源推荐系统设计及其在医用传感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医疗卫生装备,2024, 45 (10): 93-97.
- 万轶轩,张福安,章永龙。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链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 [J]. 现代计算机,2024, 30 (15): 97-103.
- 刘争艳,李絮,肖卓磊,王秀友. OBE + BOPPPS 教学模式在 MySQL 数据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4, 41 (2): 90-96.
- 时俊雅,王文龙。基于深度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推荐机制研究 [J]. 无线互联科技,2024, 12 (6): 1-4.
- Minmin Leng, Yue Sun, Ce Li, Shuyu Han, Zhiwen Wang.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a Knowledge Graph–Based Dementia Care Intelligent Recommender System: Mixed Methods Study [J].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023, 25 (1): e45788.
- 崔明月,白晓勇,王清哲。基于知识图谱的航海信息个性化推荐应用研究 [J]. 舰船科学技术,2024, 46 (4): 152-157.
- 李彬。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中职教师培训多样化学习系统设计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 (11): 93-97.
- 侯林坤。电影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构建 [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 16 (27): 41 - 42.
- 沈玲,许孝峰,张子瑞,等.知识图谱赋能中职个性化教学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4,(18):94-95+99.
- 程翼飞,马智亮。基于云的智能建造软件图谱系统 [J]. 第十届全国 BIM 学术会议论文集,2024.
- Cha, S., & Li, H. (202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The Frontiers of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5), 80-86.
- Shi, J., Li, Y., Chen, Z., Cui, J., & Liu, J. (2024).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sig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Course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w Developments in Education, 6(9), 61-69.
- Liu, C., Zhang, H., Zhang, J., Zhang, Z., & Yuan, P. (2024). Design of a Learning Path Recommendation System Based on a Knowledge Grap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19(1).
- 王芳,孔维琦,齐浩哲,等.基于知识图谱的C++程序设计知识体系构建[J].计算机教育,2024,(12):194-199.DOI:10.16512/j.cnki.jsjjy.2024.12.038.
- 吴祥美。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的高校智能问答系统研究 [J]. 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2024 (16): 190-193.
- 徐凤如,李博涵,胥帅。基于深度学习与大语言模型的序列推荐研究进展 [J/OL].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 Wang. Retracted Development of Onlin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J].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