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入
一、AOP概念的引入
二、AOP相关的概念
1. AOP的概述
2. AOP的优势
3. AOP的底层原理(极简版本)
三、Spring的AOP技术-配置文件方式
1. AOP相关的术语
2.基本准备工作
3. AOP配置文件方式的入门
①一般方式(非注解方式):
前置通知---目标方法执行前,进行增强
编辑后置通知 ---目标方法执行成功后,进行增强
抛出异常通知---目标方法执行失败后,进行增强(发生异常的时候才会执行,否则不执行)
最终通知---目标方法执行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增强
环绕通知---目标方法执行前后,都可以进行增强(目标对象的方法需要手动)
②注解实现
前置通知(为例)
环绕通知:
编辑
引入
前面已经实现了IOC的代码编写,其中包括一般形式、注解方式、纯注解方式实现IOC(控制权反转),接下来实现一下AOP(面向切面编程),同样基于普通方式和注解方式两种格式进行编写。
一、AOP概念的引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登录的原理: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个基本的登录原理图,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登录之上添加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权限校验
那么我们能想到的就有两种方法:
①:通过对源代码的修改实现
②:不通过修改源代码方式添加新的功能 (AOP)
二、AOP相关的概念
1. AOP的概述
什么是AOP的技术?
在软件业,AOP为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为:面向切面编程
AOP是一种编程范式,隶属于软工范畴,指导开发者如何组织程序结构
AOP最早由AOP联盟的组织提出的,制定了一套规范.Spring将AOP思想引入到框架中,必须遵守AOP联盟的规范
通过预编译方式或者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的一种技术
AOP是OOP(面向对象编程)的延续,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函数式编程的一种衍
生范型
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
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AOP采取横向抽取机制,取代了传统纵向继承体系重复性代码(事务管理、安全检查、缓存)
为什么要学习AOP,可以在不修改源代码的前提下,对程序进行增强!!
2. AOP的优势
运行期间,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对已有的方法进行增强
优势:
1. 减少重复的代码
2. 提供开发的效率
3. 维护方便
3. AOP的底层原理(极简版本)
JDK的动态代理技术
1、为接口创建代理类的字节码文件
2、使用ClassLoader将字节码文件加载到JVM
3、创建代理类实例对象,执行对象的目标方法
cglib代理技术
为类生成代理对象,被代理类有没有接口都无所谓,底层是生成子类,继承被代理类
三、Spring的AOP技术-配置文件方式
1. AOP相关的术语
Joinpoint(连接点) 类里面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强这些方法称为连接点
Pointcut(切入点) -- 所谓切入点是指我们要对哪些Joinpoint进行拦截的定义
Advice(通知/增强)-- 所谓通知是指拦截到Joinpoint之后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通知.通知分为前置通知,后置通知,异常通知,最终通知,环绕通知(切面要完成的功能)
Aspect(切面)-- 是 切入点+通知 的结合,以后咱们自己来编写和配置的
2.基本准备工作
AspectJ是一个面向切面的框架,它扩展了Java语言。AspectJ定义了AOP语法,AspectJ实际上是对AOP编程思想的一个实践.
3. AOP配置文件方式的入门
创建maven项目,坐标依赖:
<!-- 导入坐标依赖 --><dependencies><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version>5.0.2.RELEASE</version></dependency><dependency><groupId>commons-logging</groupId><artifactId>commons-logging</artifactId><version>1.2</version></dependency><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artifactId>spring-test</artifactId><version>5.0.2.RELEASE</version></dependency><dependency><groupId>log4j</groupId><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version>1.2.12</version></dependency><dependency><groupId>junit</groupId><artifactId>junit</artifactId><version>4.12</version><scope>test</scope></dependency><!--AOP联盟--><dependency><groupId>aopalliance</groupId><artifactId>aopalliance</artifactId><version>1.0</version></dependency><!--Spring Aspects--><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artifactId>spring-aspects</artifactId><version>5.0.2.RELEASE</version></dependency><!--aspectj--><dependency><groupId>org.aspectj</groupId><artifactId>aspectjweaver</artifactId><version>1.8.3</version></dependency></dependencies>
导入坐标依赖后就可以去正常编写xml,和Test文件了。
①一般方式(非注解方式):
前置通知---目标方法执行前,进行增强
一个Animal类,同时也是需要被增强的类:
package com.my.service;public class Animal {public void animal(String animal,String food){System.out.println("匹配"+animal+"爱不爱吃"+food);}
}
定义一个切面类:
package com.my.service;public class Cut {public void cut(){System.out.println("进行验证!");}
}
String.xml文件中编写: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xsd"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将增强类和切面类都添加到xml文件中 --><bean id="animal" class="com.my.service.Animal"/><bean id="cut" class="com.my.service.Cut"/>
<!-- 使用切面-以前置通知为例 --><aop:config><aop:aspect ref="cut"><aop:before method="cut"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my.service.Animal.animal(..))"/></aop:aspect></aop:config></beans>
Test文件:
package test;import com.my.service.Animal;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public class Test {@org.junit.Testpublic void test1(){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pring.xml");Animal animal = (Animal) context.getBean("animal");animal.animal("cat","fish");}
}
得到测试结果(前置通知):

后置通知 ---目标方法执行成功后,进行增强
后置通知的结果出现在增强文件处理之后:
其他部分相同,这里只展示Spring.xml文件中的编写:
<!-- 将增强类和切面类都添加到xml文件中 --><bean id="animal" class="com.my.service.Animal"/><bean id="cut" class="com.my.service.Cut"/>
<!-- 使用切面 --><aop:config><aop:aspect ref="cut"><aop:after-returning method="cut"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my.service.Animal.animal(..))"/></aop:aspect></aop:config>
结果:
抛出异常通知---目标方法执行失败后,进行增强(发生异常的时候才会执行,否则不执行)
只有当匹配出现异常时,才会运行验证:
<aop:after-throwing method="cut"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my.service.Animal.animal(..))"/>
最终通知---目标方法执行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增强
不管运行期间有没有出现错误,都会在最后进行验证,类似try-catch-final中的final:
<aop:after method="cut"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my.service.Animal.animal(..))"/>
环绕通知---目标方法执行前后,都可以进行增强(目标对象的方法需要手动)
环绕通知不仅要修改xml文件,还要处理切面类:
<aop:around method="cut" pointcut="execution(public void com.my.service.Animal.animal(..))"/>
处理切面类:
package com.my.service;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public class Cut {public void cut(ProceedingJoinPoint proceeding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System.out.println("进行验证before...!");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System.out.println("进行验证after...!");}
}
此时运行Test,就会得到前后包裹的效果:
②注解实现
前置通知(为例)
首先配置xml文件:
<!--开启注解扫描--><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aopImpl"></context:component-scan><!--开启Aspect生成代理对象--><aop:aspectj-autoproxy></aop:aspectj-autoproxy>
再配置增强文件,用注解获取对象(用四个中的其中一种注解即可):
编辑切入类(前置通知为例):
package com.my.service;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import org.aspectj.lang.annotation.Befor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Cut {@Before("execution(public void com.my.service.Animal.animal(..))")public void cut() {System.out.println("进行验证!");}
}
不用修改Test类直接运行。
其中后置通知、 抛出异常通知、最终通知都和前置通知格式相同,只需要修改对应注解即可:
@Before -- 前置通知
@AfterReturing -- 后置通知
@Around -- 环绕通知(目标对象方法默认不执行的,需要手动执行)
@After -- 最终通知
@AfterThrowing -- 异常抛出通知
环绕通知:
唯一不同的就是:
切入点的表达式
再配置切入点的时候,需要定义表达式,具体展开如下:
切入点表达式的格式如下:
execution([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类全路径] [方法名 ( [参数] )])
修饰符可以省略不写,不是必须要出现的。
返回值类型是不能省略不写的,根据你的方法来编写返回值,可以使用 * 代替。
包名,类名,方法名,参数的规则如下:
例如:com.qcby.demo3.BookDaoImpl.save()
首先包名,类名,方法名是不能省略不写的,但是可以使用 * 代替
中间的包名可以使用 * 号代替
类名也可以使用 * 号代替,也有类似的写法:*DaoImpl
方法也可以使用 * 号代替
参数如果是一个参数可以使用 * 号代替,如果想代表任意参数使用 ..
比较通用的表达式:execution(* com.qcby.*.ServiceImpl.save(..))
举例2:com.qcby.demo3.BookDaoImpl当中所有的方法进行增强
execution(* com.qcby.*.ServiceImpl.*(..))
举例3:com.qcby.demo3包当中所有的方法进行增强
execution(* com.qc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