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指出,对算力服务而言,东数西算的本质就是能够把算力像水和电一样随用随取,时延是衡量用算力是否便捷、普惠和泛在关键指标之一。
中国算谷·智慧庆阳 “东数西算”甘肃庆阳枢纽节点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东数西算”工程是中国的一项国家级大工程,旨在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并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图源水印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东数西算”甘肃庆阳枢纽节点承担着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提供算力服务的重要任务,是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之一,也是冉冉升起的“中国算谷”。
图源网络,侵删
截至目前,“东数西算”甘肃枢纽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机架规模达到3.1万架,建成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智算规模突破5万P(50000P也就是每秒运算5000亿亿次),达到5.1万,成为全国人工智能重要算力保障基地,并做到了算力100%消纳。
庞大的智算规模+每秒5千亿亿次的算力计算速度,带来了巨大的带宽需求和时延压力。为实现极短的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并支持更多复杂的任务,必须配备与之实力匹配的时间同步服务器以提供高精度时间同步,为算力业务提供极致低时延保障。
时间同步服务器 全方位保障算力服务的低时延
时延(Latency)是指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
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网络,由于客户端数量规模极大,且可扩展性强,高精度时间同步、超低低时延成为衡量算力效率的关键指标之一。尤其是在超大规模计算中,计算任务通常是依赖于实时反馈的。
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国家枢纽节点内数据中心端到端网络单向时延原则上小于 20 毫秒”。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指出“优先满足金融市场高频交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车联网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需求,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 10 毫秒范围内”。
为达到国家政策毫秒级低时延要求、实时响应每秒5千亿亿次的算力计算速度,此次甘肃庆阳枢纽节点选用的时间同步服务器,授时精度达毫秒级,且内置高性能处理单元,适用于对系统容量及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如银行、证券、公安等。
时间同步服务器
同时产品采用双卫星源、冗余电源、无风扇设计等多重可靠性设计,且支持用户接入控制、协议加密、端口隔离等安全措施,具备较好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全方位为新型算力业务提供极致低时延保障。